內容來自YAHOO新聞
建構東亞慢島生活圈 台日中港小農暢談生活新價值
本報2015年12月7日宜蘭訊,特約記者江佩津報導
第一次的東亞慢島生活圈論壇於12月5日落腳宜蘭,由宜蘭縣政府主辦,榖東俱樂部的賴青松擔任主持,以「慢島、開村、志願農」貫串講題,來自東亞的講者談及在各自的國度所進行的農業嘗試債務協商會註記多久可以再借貸,都是與台灣、宜蘭接觸後萌發的成果。
賴青松表示,宜蘭的區位優勢,交通易達性,讓國際交流日益頻繁。「這一切都是等著人們來『發現』。」關於農業、生活的更多可能。
慢島、開村、志願農論壇,探討一種新生活經驗的可能;圖片來源:田文社。日本「台灣塾」 ?以雜誌、課程討論新時代農業議題
來自日本宮崎的高峰由美迄今已造訪台灣50次,從一開始任職商業諮詢、將日本的物產販售至台灣,轉而深入台灣農村。在背包客踏查中,有台東農民提及日本農產強勢,而台灣相對弱勢。讓高峰由美開始思考過往日本農產傾銷台灣的作法,是否有其他可能?
繼造訪賴青松、宜蘭縣政府、高雄市政府等地後,她將發現帶回宮崎開始興辦「台灣塾」,以「尊敬、信賴」為關鍵字,教導農業相關的商業課程。並在2015年4月帶學員至宜蘭深溝見學,發行雜誌「Haochi」串連日本與台灣,期間也曾受到質疑,學生數自七、八十人,到最後剩下十數人,她形容,留下來的人都是比較有反骨精神的。
「不是以賺錢為目的,讓許多有創意的人一起來參與。」高峰由美說,「人與人的見面交談,是很重要的事,產生信賴關係,或許日後也能做生意或其他的事。我最喜歡的話:現實可以摧毀夢想,為什麼夢不能去打破現實呢?」
對於日本與台灣一同面對嘉義市誰可以借我錢農與食的問題,高峰由美以雜誌、各類課程、實地走訪,讓人與人重新面對、建立信賴關係,日後也將以這樣的方式來討論新時代農業議題。
台灣塾發行的雜誌「Haochi」串連日本與台灣。攝影:江佩津。香港社區農場 ?將農業價值帶回都市
「香港還有農業、農地嗎?」陳彥楷從香港菜園村2008~2011年的反高鐵抗爭,談起香港的歸農世代。
他提及,香港的農業衰退始於1979年改革開放、工業化,政府缺少農地保護政策,糧食自給率從40年前的70%降至2014年的2%。1988年綠田園基金教育農場開始以教育與出版倡導有機與農業的重要性,2000年香港政府開始發展有機、協助業界轉作,而大多農地皆位在香港郊區,在土地開發下,徵收議題不斷。
例如橫台山菜園村在2011年仍面臨拆遷,但在抗爭中,該地「生活館」企圖延續原有的農業價值,與村民一起嘗試有機耕作,進行培力。而「馬寶寶社區農場」也是在同樣的概念下建立,企圖將農業價值重新帶回香港的都市之中。
張靖雯(Vivian Cheung)就是在接觸了馬寶寶的工作坊後,習得基礎栽種,在2015年初在台灣的宜蘭內城,與另一位來自香港的朋友在當地農民的協助下開始耕作,並金一甲的稻米收穫,取名為「見學之米」。
張靖雯談及香港與台灣的耕種經驗,認為兩地還是不太一樣。比如香港的地在使用前要經過一番整頓,也沒有能灌溉的水道;這點在宜蘭就很不一樣,相較起來青農入門容易許多。「在宜蘭真的很幸福。」她說。中國青年歸鄉創業 ?食安讓好農產品更受青睞
而來自中國海南島的陳統奎,是所謂的返鄉青年。2009年回到海南島開始半農半X,以火山村荔枝品牌成為青年創業家,他說:「回到故鄉不丟人,反而是更加理直氣壯,父母並不反對。」
而在中國返鄉青年的增加,他認為互聯網使品牌農業得以建立,在霾害嚴重的都市裡,反而品質良好、售價高的農產品更容易獲得青睞,返回故鄉、再造故鄉,成了中國的新趨勢。產業面貌更迭 ?新農崛起創造對話可能
除了青農世代,過往的產業興衰,也是需要回望的歷史。在南方澳土生土長的廖大慶,如今在三剛鐵工廠文物館裡,描繪南方澳漁港的興衰面貌。南方澳漁港建立於日本統治下的1923年,盛產大型鯖魚。戰後漁業技術持續發展,鏢船發揚光大,以及巾著網的引進,使得南方澳成為漁港之最,近代的圍網技術興起,扒網(俗稱的三腳虎)可以捕獲更多的漁獲,但也使得漁業資源面臨枯竭,過往可以捕獲的鯖魚約有40公分大,迄今連四分之一都不到。在必然的衰退裡,廖大慶認為更具有永續概念、文化理念的活動,十分重要。
來自京都的田中正彥是在日本農業部門的公務員,因為擔任務農者的諮詢,他看見了日本農業面貌的轉變,從過往的世襲到現今的新農崛起,可以打破農業上沈悶的空氣。2015年的統計資料,日本農業就業人口下降,高齡化、休耕面積增加,其中15~39歲務農人口的減少,源於耕種的門檻,他認為降低門檻的方法,宜蘭有許多可參考之處,像是結成中介組織倆佰甲減低創業開銷,榖東俱樂部也是成功的事例之一。
從自身的公務員角色出發,田中正彥表示,過去的產業以鋼鐵、自動車,到現在的半導體為核心,但往後農業比例應漸漸提高。他認為「農業是一個跟自然的對話的過程,我們會透過不斷的嘗試去找到答案。」回歸生活 ?以扎根土地回應世界變動
在不同的土地上,農的各種可能依舊在發展中。
來自馬來西亞的雷梅詩自2009年在檳島上嘗試種植有機蔬菜,在馬來西亞時興的青年返鄉中,歸農是新趨勢。身為青年和小農,她給予感性回饋,農耕給予她的是對於人生價值的確立,「農夫是我現階段作過的美麗的一件事情,這樣的美麗讓我可以面對生命中最堅毅的時刻,當世界呼叫我時,我要站在土地上,舉手回應說,我在。」她設立「蔓慢生活市集」,也是發想自心的「慢需要」應建立在土地上。
來自馬來西亞的雷梅詩表示,農耕給予她的是對於人生價值的確立。攝影:江佩津。
同樣在土地上,尋得理想生活的是現居於宜蘭南澳的陳冠宇,他與妻子以莉?高露在土地上的農耕與音樂生活,促成了獲得三項金曲獎的專輯《輕快的生活》,以及今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美好時刻》。他在南澳的農地上耕種稻米、也在錄音室中錄製專輯,一邊是感受四季更迭的自然,一邊是不知寒暑的恆溫空間。
「就像是踩在兩個極端的世界,但每一次吃到自己收成的米所煮成的飯,這一切就平衡了。」透過每年的耕屏東瑪家汽車貸款種、留種,他感覺到裡面的買賣、商業,但也包含人應該怎麼活著這樣的思考,結束了鎂光燈下的表演與宣傳,他們再度返回土地上繼續農耕、繼續生活。「這是我小小的實驗報告。」他說。
慢島生活圈論壇雖終有結束之時,不過賴青松說,這只是開始,要讓這樣的概念繼續從宜蘭出發。
?
View the discussion thread.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建構亞洲慢島生活圈-台日中港小農暢談生活新價值-035258098.html
留言列表